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
聲音 × 數學 × 音樂感知

頻率與音高的關係:用數學解鎖音樂

從赫茲到音名、從等比到等溫,帶你用簡潔的數學看懂音高是如何被「調音」與「聽見」。

一、聲音、頻率與音高的基本概念

1) 什麼是頻率?

頻率指的是聲波每秒振動的次數,單位為赫茲(Hz)。頻率越高,音調通常越尖銳;頻率越低,音調則通常越低沉。

例:標準音 A4 的頻率為 440 Hz。

2) 音高的感知

人耳對音高的感知呈現出接近對數尺度的特性:相同的倍頻比例會被感知為相同的音程關係。這一特性正是八度音程數學基礎的核心所在。

倍頻關係 對數感知 八度等價

二、八度(Octave)與十二平均律

1) 八度 = 倍頻 ×2

當頻率增加至原本的兩倍時,音高會提升一個八度;相反地,當頻率減少至原本的一半時,音高則會下降一個八度。這種基於幾何倍增的規律正是音階設計的核心原則,為音樂的結構提供了科學而精確的基礎。

例:A4 = 440 Hz,A5 = 880 Hz,A3 = 220 Hz。

2) 十二平均律(12-TET)

將一個八度等比分成 12 個半音,每一步的頻率比為 2 的 1/12 次方。因此相鄰兩個半音的頻率比固定。

音名 相對 A4 的半音數 n 頻率計算方式
A4 0 f = 440 × 2^(0/12) = 440
C5 +3 f = 440 × 2^(3/12) ≈ 523.25
E4 -5 f = 440 × 2^(-5/12) ≈ 329.63

三、關鍵公式與轉換

1) 半音位移到頻率

相對於基準音 f0(如 440 Hz),若位移 n 個半音:

f = f0 × 2^(n/12)

正的 n 表示升高,負的 n 表示降低。

2) 頻率到音高(以音分表示)

兩個頻率 f1、f2 的音程(音分 cents):

cents = 1200 × log2(f2 / f1)

一個八度 = 1200 音分;一個半音 = 100 音分。

四、快速對照表與實用範例

常見音與頻率

音名 頻率(Hz)
A4 440.00
C4 261.63
E4 329.63
G4 392.00
A5 880.00

轉調小技巧

升高一個半音:將頻率乘上 2 的 1/12 次方;下降兩個半音:乘上 2 的 -2/12 次方。

例:將 440 Hz 升半音 → 440 × 2^(1/12) ≈ 466.16 Hz。

實驗活動建議

- 使用產生器輸出不同 Hz,辨識音高差異

- 比較 440 Hz 與 880 Hz,體會八度等價

- 量測兩頻率的音分差,練習公式套用

五、延伸:純律、平均律與拍頻

1) 純律的簡比分

純律以簡單整數比構成音程,例如五度 3:2、四度 4:3、大三度 5:4。聽感純淨但轉調受限。

2) 平均律的均分特性

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均分為 12 等比單位,便於轉調與鍵盤樂器製作,但與純律相比有微小偏差。

3) 拍頻與微小差異

兩個相近頻率同時響起會產生拍頻,拍速約為 |f2 - f1|。調音時以減少拍頻為目標之一。

4) 聽覺的非線性

人耳對音量與音高的敏感度隨頻段改變,實務上常用對數刻度與等響曲線概念來呈現。